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言自语 //www.sinovision.net/?1010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梦游自言自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管你现在是几岁都要注意中风

热度 1已有 888 次阅读2013-4-25 09:02 分享到微信

不管你现在是几岁都要注意中风

不管你现在是几岁都要注意中风

这个真实故事将颠覆你对中风的看法,不管你现在是几岁,请抽空看一看本文


卫生署最新统计,40岁以上平均每9人有一人发生过小中风,日后发生中风的机率是一般人的10倍。特别在这湿冷、温度下降的时节,中风犹如阵阵疾风,毫无预警起吹。根据统计,每年12 月至月最易中风,天气寒冷促进血管收缩,管壁变小血流压力大,容易破裂。

究竟中风有哪些征兆?该如何预防?如何管好血压?万一中风了又该如何把握黄金期接受治疗与复健?复健是一条漫漫长路,中风后不仅身心遭受外人难以想象的折磨,对家人更是沉重。

如何知道中风了?

短暂性缺血(小中风)常见的警讯:
● 突然一眼或两眼视力模糊。
● 突然半侧脸部或肢体无力、麻木或偏
● 突然说话迟缓、理解出现障碍。
● 突然耳鸣、晕眩、平衡感丧失、失去协调性而无故跌倒
● 突发有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跟平常的痛感很不一样。

中风年轻化现象篇

第一现场——40岁,却中风了
这个真实故事将颠覆你对中风的看法。张文玲,在医学中心图书馆工作,平时经常对家人、朋友叮咛要重视健康,要这样那样做,讲得头头是道。万万没想到,才40岁出头,有一天,她竟然中风了。

11 17日,她一如往常,负责西文医学期刊的管理工作,当时她对某个项目做法有意见,跑去跟会计室沟通。一向口齿清晰、擅于表达的文玲,突然发现自己说话打结了,愈想说就愈结巴,一堆想法塞在嘴巴内,表达变得很吃力。

「我觉得好累,」文玲垂头丧气慢慢踱步回办公室,对同事抱怨沟通受挫。恰好有医生来图书馆找她,文玲赶紧请教是不是自己压力太大,导致言语表达困难。这位医生当场请文玲念一段文字,结果状况还好。隔天就周末了,医生建议她观察两天再说。
周末假期并无法让文玲充饱电,她感觉身体很笨重、拖不太动,全身不舒畅的疲累感持续至星期一上班日,只好请假休息。星期二一大早到办公室,超乎想象的疲累感持续着,愈想愈不对劲,文玲决定看门诊,找医生开镇静剂。

她直接问医生:「我是不是中风了?」文玲的父母、外公外婆,甚至叔叔、堂哥都曾经中风,家族史逼使她发出疑问。医生回说:「不太可能,妳还很年轻。」毕竟,文玲只出现语言障碍,肢体还无明显异常。

不知道自己曾经小中风过先做计算机断层检查(CT),片子清楚显示一个黑点,文玲的后脑左边曾经发生过脑血管阻塞。「这是旧伤?我曾经小中风过!」文玲直摇头,不可置信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做完计算机断层,文玲还慢慢走回办公室对同事宣布:「晴天霹雳,我有过小中风。」同事们一脸惊愕,因为实在看不出来啊。星期四,同事们发现文玲走路愈来愈偏,脸也逐渐歪斜,赶紧提醒文玲,种种迹象显示不太对劲。文玲立刻打电话给医生,医生要她不要等星期五回诊了,当天就直接挂神经内科许立奇医师门诊。
许立奇听完文玲叙述这几天的身体变化,立刻安排她隔天住院。住院后进一步做磁振造影检查(MRI),这才找到导致语言障碍的元凶。文玲的脑中间偏右上方血管有阻塞现象,这条血管与旧伤是同一条。

文玲被诊断为阻塞性脑中风,她的颅内血管先天性狭窄,更夸张的是,住院检查后才知道自己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当时最令文玲感到惶恐的是,糖尿病让中风后的文玲产生视网膜眼底病变,为了控制糖尿病,需接受胰岛素疗法。

「往后要自己打胰岛素了。」当医生开始帮文玲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时,文玲的妹妹非常不能接受,「这么一打不就代表终生都要靠胰岛素了吗?」一度想阻止。
除了糖尿病,高血压也是脑中风的重要元凶,文玲在医学中心图书馆工作长达20年,深谙各种医学常识,竟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左右手不协调

我错过两次健检,加起来就是4年,」文玲坦言以前对健康检查很不以为然,原本11
日要做员工健检,恰好当天她身体不舒服请假在家,体检课还特地打电话关切,她并不太在意。
如今回想,文玲冒出一身冷汗,因为她出国5天,回国没几天就在办公室发病。幸好没有在国外发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文玲住院后,中风症状更加剧烈了。「我感觉不到我的左边,我看得到东西,有力气也有知觉,但左手好像伸不太出去,必须右手先去抓东西,才能带动左手伸出去,脚的情况也一样,」文玲断断续续费力描述症状,旁人却往往听得一头雾水,很抽象也很模糊的叙述,「只有复健师知道我在说什么。」

医学上,这是典型「外星手症候群」(disconnection syndrome),左右脑各自为政,无法沟通协调,左右手会互相干扰。也就是说,文玲的感觉统合出了问题。当她脑中想到一个动作而不去执行,脑子就无法处理下一个动作,偏偏文玲的思考比动作快,问题更加严重。文玲想去洗手间洗水果刀,突然想要上厕所,因为洗水果刀这个动作还没执行完毕,脑子无法处理下一个想要做的动作,文玲就一直开开关关厕所的门,无法自主。

「我弟妹问我到底要干嘛,我说要去把水果刀拿出来再去上厕所,」文玲的认知功能完全正常,她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脑子因为洗水果刀的动作尚未执行完毕,无法下达上厕所的指令,其结果就是她不断开开关关厕所的门。

需仰过去的惯性动作

从旁看文玲的行为,好像脑筋短路了,其实是因为脑血管堵塞的位置在脑干中央,致使感觉统合失灵。住院三个星期,文玲的复健重点在于强化左右脑整合。答应接受摄影记者拍照的前两天,文玲出院了,听她说话偶尔仍有点不太顺畅,走路微跛,外观上大致正常。然而,文玲的挑战才正要开始。

脑部受损导致左右脑不协调,使得文玲很多动作需以代偿方式进行,亦即必须仰过去的经验与惯性。譬如写字,「我可以写字,却不是在有知觉的情况下完成的动作,笔画我并不真正知道,纯粹是过去经验的反射。」

坐在病房内,文玲坦言内心有点害怕、慌张,尤其担心回去上班后,无法处理好原本驾轻就熟的工作。她甚至询问医师是否可以申请残障手册,「万一别人不清楚我『秀斗』的原因,这份手册可帮我证明。」我们去图书馆为文玲拍照,她办公桌上摆满各种药物、血糖机,拍照进行到一半,必须喊停,因为打胰岛素的时间到了。她转过身背对我们往身上扎针,回头又笑着请我们稍等一下,她还得补充食物。

随时监测饭前与饭后血糖、血压、注射胰岛素、回医院接受复健治疗,已成为她每天不可不做的功课了。才40 岁,文玲就必须面对这突来的生活变化,她在很短时间内做好调适。「我知道不可能再回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只好乐观面对,」文玲微微一笑,她承认过去这些年太疏忽健康。

『好烦、好烦』,是近十年来我最常说的话,我的压力很大,却始终没有能力排解掉,甚至连别人的关心成了压力源。」

母亲因中风过世,文玲身为长女又未婚,一肩承担起家中大大小小事。中风住院那天,去大陆探亲的父亲回台飞机延误,亲戚打电话要她处理,只因为父亲对大陆亲戚说,只要打电话给文玲,一切就可以搞定。

许多研究指出,压力与中风有关,要求完美的文玲承载了多年压力,身心俱疲却始终不正视,导致身体愈来愈难以负荷,直到脑子提出抗议。
像文玲这样的例子,愈来愈多,神经内科医师、护理长、复健师从临床上观察,不约而同指出一个现象:在台湾,中风年轻化的趋势,值得关注。

现象篇
中风吹向年轻代

别以为只有老人家才会中风,二、三十岁就中风的年轻人,已愈来愈多。在台北荣总162病房(中风病房)担任护理长的林春梅,18岁即进入荣总工作,至今已30 年,最近四、五年来?! o?! [察到,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男女皆然,有些才2030 多岁就中风了。

北荣总神经内科资深主治医师陈昌明也发现,以前一年顶多遇到一、两位50岁以下的中风患者,「现在每个月都有好几个。」很多年轻人中风多有家族史,但自认年轻,不注意警讯,林春梅护理长不禁摇头,「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
压力也是年轻人中风常见原因之一,林春梅印象深刻有位男病患才29岁,没有高血压病史却发生出血性中风。

他连开两家连锁便利商店,经营管理的压力过大,常常失眠、长期抽烟,免疫力持续下降。当免疫力不好,血液循环自然差,血管容易硬化,在毫无警讯情况下中风了,左半边瘫痪。为了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他凭着意志力忍受疼痛,很认真复健。

脑中风长年来盘据台湾十大死因,根据卫生署统计,2005年因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达13139人,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仅次于癌症。台北荣总神经血管病科主任胡汉华教授曾进行台湾首次脑中风发生率与盛行率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都会地区35岁以上中风盛行率每一千人有18.9 人,乡村地区则为13.0人。

都会区中风的年轻人比乡村地区高。这项研究指出,台湾脑中风死亡率虽有趋缓迹象,发生率却不降反升。甚且,发生小中风的机率有上升趋势,却不被国人注意。即使连卫生单位至今才开始做全国中风登记,约一年后才能呈现较完备的资料。

根据统计,20-50%的脑中风患者在中风之前,曾经发生过暂时性脑缺血,即俗称的「小中风」小中风患者日后发生中风的机率是一般人的10倍。国民健康局研究也显示,台湾地区65 ! 岁以上,每12人就有人发生过小中风,如果把年龄降到40 岁以上,那么平均每9人就有1人发生过小中风。

中风跟其他疾病最大的不同在于,必须花费相当时日做复健,如果一个社会的中壮年人口愈来愈易脑中风,人口出生率又不断下降,难以想象将对社会的生产力与国力造成何等影响。

预防篇
预防中风,先管好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的主因,但许多人不知道自己血压有多高,你是其中之一吗?英国韦尔斯健康与社会照护研究所朱力安哈特医师,是研究高血压的专家,他指出,如果将所有的中风暂时视为同一类,高血压无疑是导致中风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控制的方法。」

偏偏在台湾,控制高血压却最被国人忽略。根据国民健康局2000-2003年的统计,台湾20岁以上高血压盛行率男性约24.9%,女性18.2。值得担忧的是,竟然有约四成,五分之一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而好好服药控制血压的比例,台湾拜健保已实施10年之赐,从小于10 

%爬升至约25 %,但仍比美国的35%少很多。
25 %,但仍比美国的35%少很多。属于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称为高血压。

「不注意血压,就等着发病吧,」台湾内科医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副院长陈明丰直截了当说,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就像「隐形杀手」,可以杀人于无形,这种人除了常常监测血压,没别的警讯可供参考。

血压管控差,易引发中风

以病变来分,和压力有关的并发症、血压太高、心脏衰竭、主动脉剥离以及尿毒症,高血压另外可合并新陈代谢变化,加速动脉硬化。当血压过高,脑组织的动脉血管承受不住而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形成血块,压迫其他脑组织,即脑中风(又称脑溢血或脑血管破裂),严重者死亡或半身偏瘫。

这类出血性中风常见有脑组织内出血、蜘蛛膜下出血两种。除了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脑阻塞)中风也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变。当脑动脉血管硬化,管腔变小,血管内的杂质或血块被血流冲落形成栓子,导致脑组织坏死及功能失调,就中风了。脑血栓症与脑栓塞症是这类缺血性中风的常见类型。

还有一种是短暂性脑缺血(TIA),亦即小中风,原因多为颈动脉内膜组织的胆固醇斑块脱落下的血块碎片(微栓子),沿着血液往血管末端运行至脑部或视网膜,引发暂时性的症状。

像是突然剧烈头痛、一眼或两眼视力模糊、说话迟缓或有理解障碍、半侧脸部或肢体无力、麻木、突然耳鸣或晕眩。

因为微栓子会慢慢分解掉,因此这些症状发生时间约5--10分钟,通常24 小时内可自行恢复,不会留下永久性的伤害。但三个月内发生脑中风的机率颇高,应该尽速检查治疗。不论哪类型中风,共同的敌人皆是动脉血管老化,如果你以为血管老化是老年人专利,那就错了。

血管老化是元凶

血管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化?陈明丰教授回答:「应该从还在妈妈肚子内就开始了。」他笑说自己的想法很疯狂。

但他的想法有学理依据。「当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正常,血管硬化的步骤就开始在进行了,只是初起的变化非常细微,所以不会察觉到,」陈明丰解释,当我们还窝在妈妈肚子内时,就已经有血管了,有血管就有内皮细胞,妈妈怀孕时如果受到外在不当刺激或压力、药物等,造成胎儿窘迫,或子宫内环境变化导致内皮细胞的功能产生变化,就会使动脉硬化的最早期开始进行。出生后,随着年龄变化,生活环境更复杂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出现不正常,也易使得动脉硬化的过程开始或加速进行。

一般而言,40岁以上的成年人,已可在临床上看到动脉硬化的表现。许多因素导致内皮细胞功能不正常,比如生活或工作压力、紧张、熬夜、抽烟、不正常的生活型态、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等,「血管硬化是很错综复杂的过程。」

陈明丰正色表示,平时不断呼吁民众要控制血压、血糖,用意即是推迟血管硬化、老化的速度,推迟老化就是预防保健,此外别无他法。

防中风,先管管血压

情绪变化大,血压值的变化也大。
许重义引一项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的受试者高达十万人,长期追踪结果显示,当血压每降低10个毫米汞柱(mmHg),中风的风险可减少一半。

防高血压,专家们提出五件非做不可的事:

█ 控制体重
研究指出,体重每增加一公斤,血压会上升1m mHg,保持适当体重格外重要。贴心小提醒:适当体重的计算为体重(公斤)÷身高(公尺)得到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24 之间,表示体重适当。

█ 少盐

控制钠盐的摄取很重要。研究发现,钠的摄取量过多时,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体内水分失衡,增加血压与心脏负担,罹患高血压的比率相对提高。

█ 多喝水

摄取足够的水分,减少便秘,否则排便时会因为用力而使得血压上升,有人因此发生脑风。建议多摄取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跟便秘说No。多纤维、少油、少脂肪的饮食也能避免胆固醇过高。
当高胆固醇与血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再随着血液循环渗入血管壁,逐渐沉淀使得血管变狭窄且形成动脉粥状硬化,血压也跟着升高。许重义目前正进行一项研究,他发现脑中成分之一的类淀粉Amyloid peptide )会造成细胞退化,如果堆积在脑神经组织内过多,容易罹患老人失智症,若堆积在血管内过多,则增加中风的风险。
至于如何避免过度堆积,阻断类淀粉的生成?许重义的研究室还在努力破解之中,

初步的发现是:「蔬菜水果内某些成分可以增加阻断类淀粉Aβ ,减少脑血管退化。」

█ 睡眠充足
长期睡眠质量差,血压容易偏高,建议不要熬夜,减轻工作或生活压力,设法让自己夜夜好眠,睡眠良好就可使高血压正常。

█ 不抽烟、多运动
「年轻人缺血性中风,九成以上有抽烟,」台北荣总神经血管病科主任胡汉华观察,许多人年纪轻轻就中风,血管内乱七八糟,检查没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史,一问,原来是老烟枪。

胡汉华以前对抽烟并不会很排斥,这几年看多了年轻中风病患,惊觉问题很大,不断呼吁,民众要戒烟。抽烟会使血管收缩,加速血管硬化并增加心脏负荷。运动有助于体重控制与调节压力,但如果有高血压的人,须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建议采取和缓的运动型态,如散步、健走或骑脚踏车。陈明丰不忘提醒,已经有高血压的人,不能只单靠运动控制,还必须合并饮食、改变生活型态或药物治疗,才能确保血压控制得宜。

低血压也会中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血压标准,收缩压低于120mmHg以及舒张压低于80m mHg叫做血压正常。收缩压在120- -140m mHg 或舒张压在80- -90m mHg
专家们提出一个新观点,除了高血压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子,低血压也与中风攸戚相关。胡汉华主任解释,血管硬化与舒张压有关,因此早期认为舒张压高很危险,后来经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舒张压正常、收缩压高,更危险。

现在则有了更新的发现,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落差愈大,中风的机率愈高。举例来说,160/60(收缩压/舒张压)比160/80中风的风险更高,这两个数值拉距愈宽,代表大动脉硬化更严重。当血管硬化、弹性差,血流从心脏冲出来时,血管舒张或收缩就无法缓冲,好比水泥墙,硬梆梆,血流冲出的作用力大,反作用力也大,造成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

也因此当这两个数值落差愈大,代表大血管硬化程度愈厉害。血压是维持生理情境所需的血流压力状态,所以一个人不会永远同样的血压,而是在某个范围内摆动,当大于一定程度时,即使没感觉不舒服,却已经对器官组织造成杀伤力,这也是我们要避免高血压的原因,陈明丰教授补充。

血压多低才算不健康?并没有明确规范。专长心脏血管学的陈明丰表示,民众要重新看待低血压。低血压的定义是,「无法达到或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的血压。」

通常年轻女生血压偏低,如果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好比头晕、嗜睡、脸色苍白、心跳慢、虚弱没力气,「只能说她的血压正常值比一般人较低,这不能称为低血压。」反之,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严重甚至昏厥休克,这称为病态的低血压,亦即血压已经不够生理需求,也容易因血液循环差引起组织血流灌流不好、血管堵塞,甚至导致中风。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