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为什么怕俄国人~日本的“恐俄症”始于“诺门罕战役”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的理论。“诺门罕战役”就是这样一只蝴蝶,这只蝴蝶扑闪的结果就是为日本的最后战败埋下伏笔,甚至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这只蝴蝶的阴影依旧留在了太阳旗上,象恶梦一样地挥之不去。
“诺门罕战役”使一贯骄狂的日军向西扩张的企图彻底落空,产生了恐俄的心理阴影,彻底动摇了他们与苏军再战的决心,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的战败。日本史学家称“诺门罕战役”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你想宁可远渡重洋去捕美国鹰,也不愿就近再去惹俄国熊。为什么?至少在当时日本人认为美国人比俄国人更容易对付。
在笔者的博文“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北方四岛”撞船?”上,有网上朋友说:“日本海大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全歼不可一世的波罗的海舰队;日俄战争,日本陆军把俄国人从满洲赶跑。”这话没有错,但是,日本人在历史上的胜利已经被后来的惨败覆盖掉了,而且最新的一块刻骨铭心的伤疤是战神朱可夫留给他们的。如果说1945的“远东战役”,俄国人还挟有战胜德国人的余威和日本人已多面受敌的话;那么,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是俄国人一方面在为自己的历史雪耻,另一方面是让已经目空一切的日本找回了自己的眼珠。
“这是一场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战争”,1939年7月20日的《纽约时报》讥笑“诺门罕战役”是小儿科:“他们在人们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里发泄着愤怒”。直到两年后日本人的神风突击队莅临珍珠港时,老美才醒过来,恰恰是“诺门罕战役”改变了日本武士刀的方向,恰恰是他们根本瞧不起的这个弹丸岛国给了他们几乎要取他们老命的一击!美国人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其实,日本人也是在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惨重的代价。美国人的伤心地是珍珠港,而日本人的伤心地是诺门罕。就像美国人在没有尝到苦头时小瞧日本人一样,日本人把1939的俄国对手小看成为不堪一击的垂老的苏俄帝国。
开战伊始,日本人狂妄地宣称日军一个师团可以对付苏军3个师。据战后日军心理机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参战的日本士兵都热切盼望与苏军交手,90%以上的军官对苏军情况一无所知,却毫无理由地轻视对手。”当时所有的日军将士都处在一种病态的“亢奋”中,唯恐自己捡不到唾手可得的功勋。
轻敌是失败者走向失败的第一步,就像精锐的国军败于土包子共军一样。
诺门罕战争的进程如战后一个日本老兵的形象回忆一样:当时,日本就像是一个半大小子,舞舞扎扎地向哈拉哈河河畔的俄国彪形大汉频频挑衅,最后大汉恼火了,一拳将毛小子揍到河里。其实何止是挨了一拳后掉进了河里,即便是从河里爬出来很久以后还在摸自己被打歪的鼻子。
第一次诺门罕之战:关东军初次见识了俄国大汉的手段
1939年5月27日,日军主动向苏蒙联军发起攻击,日军第23师团骑兵联队和重装甲车部队虽包抄奇袭蒙军指挥部得手,但很快被苏军坦克包围,一交手,日军的重装甲车都成了铁皮罐头,根本不是苏军坦克的对手。被苏军追着屁股一阵猛揍,损伤过半后,丢盔卸甲地溜回了海拉尔。
第二次诺门罕之战:亚洲史上首次坦克大战
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同时出动的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7师团主力,这个师团在日军中牌子硬,名气大,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双料王牌,被公认是日军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当年的《纽约时报》是这样评价的:“日本第7师团的士兵们在齐齐哈尔附近尘土飞扬的草原上长期接受高强度训练,主要集中于三种日军所重视的技能:刺杀、射击和冲锋。他们反复练习肉搏战,这是一支最精锐的部队。其官兵据说全来自北海道,那地方被认为盛产顽强和冷静的武士。”
第1坦克师团是全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个坦克师,是日本用来压箱底的“国宝”,这次也赌上了,此外,关东军航空兵主力倾巢出动飞抵海拉尔机场。没想到俄国人换上了苏军一代战将——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跟朱可夫玩大兵团作战,小松原等人就像杀鸡的碰到了杀猪的,关东军叫名头精锐部队,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士兵不知坦克是何物?不是等着去送死?
7月4日,苏军将偷渡过河的关东军步兵主力击溃后,用两个坦克旅冲入日军战车群。在7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近千辆各型战车相互厮杀,苏军的T-28、T-26、T-130、BT-6、BT-7坦克和BA-6、BA-10装甲车等各型战车相互配合,很快把日军八九式坦克和装甲车打成一堆堆冒着黑烟的钢铁垃圾。此战之后,日军坦克部队基本瘫痪了。朱可夫将军战后这样评价日军坦克部队:“坦克非常落后,基本战术动作也很呆板,死盯着迂回和侧击这一种办法,很容易被消灭。”
俄国人把日本人打回原形的好戏还在后面。
第三次诺门罕之战:“肉弹”斗炮弹,精神战钢铁
至此,关东军损兵折将已近万人,坦克、装甲车、飞机、野战炮等技术兵器损毁过半,日本拳手隐隐感到对手的级别,但日本人是不习惯知难而退的。于是破釜沉舟,决定动用珍藏的远程重炮部队,关东军拿出了全部家底。7月23日,日军大口径火炮一起开火,整个诺门罕战场火光冲天,战至中午,炮群一口气打出了近万发炮弹,这种消耗在日军战史上是首次。照这样打下去要不了几天关东军就得破产。更令关东军恼火的是重炮相继发生故障,多门重炮炮架折断,炮身过热、膛炸、炮管烧蚀等事故层出不穷。
下午,转移到新阵地上的苏军炮群开始反击,大量炮弹发出令人恐惧的呼啸声,暴风骤雨般砸在了日军炮兵阵地上,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面对苏军炮兵排山倒海般的大合唱,日军还击的火力几成独唱,步兵甚至请求旁边的炮兵千万不要还击,以免招来更猛烈的打击。日军记载:“苏军的还击远远超出预料,密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从未见过的,阵地被黑云一般的烟尘覆盖,能见度只有两三米,浓烟遮住了视线,到处是伤员、尸体和损毁的兵器,无一处完好的炮位。”炮战延续了三天,日军已无还手之力,骄横的日军垂下了头。
都试过了,没有其他办法,日军不得不拾起老套路:死冲硬拼。入夜后,数万名日本步兵一起冲出了掩体,端着刺刀呐喊着发起了集团冲锋。一时间日军歇斯底里的叫喊声响彻了整个诺门罕夜空,令人毛骨悚然。当日军冲到苏军阵地前沿时,苏军突然打开了车载探照灯,几千发照明弹也先后升空,暴露在强光下的日军还没明白过来,就成片成片地被打倒了。在指挥官带领下,日军继续不顾死活地冲锋。武士道就是亡命之徒,关东军有足够的亡徒,俄国人有更多的枪弹。关东军连续几次大规模夜袭作战,共伤亡5000多人;苏军仅阵亡263人。观战的德国军官目睹了日军如些疯狂的举动后瞠目结舌,给国内发回的报告中称:日军的战术水平至多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朱可夫的反击和关东军的灭门之灾
总攻的第二天,苏军两翼包抄的装甲部队顺利会师,完成了对日军的分割包围。第203伞兵旅突袭敌后,成功地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日军已成瓮中之鳖。8月24日凌晨,苏军的炮火铺天盖地般打了过去,无处躲藏的日军伤亡惨重。能够逃出诺门罕这架绞肉机的日本人只有400余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因此而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自杀。在整个诺门罕战争中,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高级军官的伤亡也是空前的,日本报纸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的。
日本民族是不那么容易服输的,但俄国人通过“诺门罕战役”把日本人打得服服帖帖。俄国人也是运气好,假如日本人晚一点挑战俄国人,和德国人同时动手,俄国人必然挺不住,毕竟他们只有一个朱可夫,他们正好打了一个时间差。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德双方都打尽了老本,在关键时刻,幸亏苏联能够把在远东的二十个亚洲师调往欧洲,才给了德军致命一击。摆平了日本人,朱可夫才能回头去领导对德军的几大战役。俄国也不乏草包将军,假如当年斯大林错用了人,派去一个草包将军当苏蒙联军的统帅,或许会被日军自杀式的进攻吓得屁滚尿流,那么,历史也许要改写了。
在“诺门罕战役”的茫茫草原上,当年的坦克大战的痕迹已经很难找到,但留在日本人心中阴影依在,因为“诺门罕战役”是他们最后走入战败坟墓的转折点。
中国要让日本人心服口服,必须要有自己的“诺门罕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