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言自语 //www.sinovision.net/?1010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梦游自言自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日本民族的“岛国”意识

已有 1800 次阅读2012-10-15 07:59 | 民族, 日本 分享到微信

日本民族的“岛国”意识
   
   一、日本“岛国”意识的由来
  地理资源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岛国的地理状况决定了日本与生俱来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它一无石油,二无煤炭,三无钢铁资源,四是可耕种土地面积很小,资源完全依赖进口,加之人口基数相对国土面积的比例悬殊。从与世界主要大国或地区这一体化集团以及陆地国家相比,这些条件无疑都是构成日本的现在和未来的永恒制约因素。因此,日本的政治家们几百年来一直希望取得大陆的陆权,以获取更多的资源,由做岛国的主人而转变为大陆的主人。无论是面对俄罗斯沙皇帝国、大清帝国、美利坚合众国等实力和国土面积都强于自身的大国,还是对朝鲜和东南亚小国,都义无反顾地发动了近似于赌博式的侵略战争,即使面对一次次惨重的失败也毫不气馁,为的就是为大和民族的命运久长争得一块安全永久的家园。这种菊花与剑的民族性格,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渴望登上大洋彼岸的强烈愿望和对大陆国家的极大攻击性和掠夺性。除非日本改认自己的宿命,改变对陆地资源的占有欲望,否则,日本的战略永远是不断挑战以图改变地缘格局。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由于褶皱和断层作用剧烈,加之外力作用的长期侵蚀切割,地形显得十分破碎,海岸曲折多港湾。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 ,平面仅占24 ,且大多分布于大河的下游和沿海地区。全国最大的平原是东京附近的关东平原,面积1,577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附近的畿内平原。北海道和本洲北部的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四国和本洲南部的山脉成东北走向,两者汇于本洲南部。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带上,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全境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占1/3。富土山为全国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全国每天平均发生地震约4次,有“地震国”之称。1923年9月1日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震毁东京房屋的73 和横滨房屋的96 ,死亡达l5万人。日本群岛四周临海,除东北部海岸外,均被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暖流环绕,气候受海洋的调节,形成较为温和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 2000毫米,日本的西部和南部常遭台风袭击,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二、日本岛国意识的文化特征
  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一个特定的经济地理环境中生存的日本民族,必然形成一种具有岛国意识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左右着日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使日本在处理对内对外事物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表现为两重性。
  1.自大与自卑
  盲目自大是日本民族自一次次成为军事、经济强国后的集中表现。自明治维新以后,从一个赢弱贫穷的蕞尔岛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岛国居民血液中蕴藏的那种唯我独强的自大心理立即释放出无比巨大的扩张进取能量,比起西方列强来说,他们用二三百年才走完的强国之路,日本只用3O年就走完了。成为一个在亚洲可以对西方列强说不的国家,并以大日本帝国自居,军队称为大日本皇军、民族为大和民族,而被占领国家则被称为属国,居民为下等臣民,大到可以蛇吞象,同时与中国、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大国开战,大到梦想到以日本为领袖,建立“大日本共荣圈”,大到现在仅次于美国而成为第二经济强国、军事强国的时候还在争取做政治强国,此“崇大、图大、自大”的心理和表现一直是日本民族不懈的追求目标和民族文化的凝聚力量。而自卑的心态与自大的心态在日本民族身上又非常奇怪的融合到一起,在我不如你的时候,虚心诚恳地向他人学习,并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其谦卑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动,当被别人打败后,又卑颜屈膝地做下等臣民,唯战胜者的脸色行事,宁肯把自己的妇女当占领者的性奴,而当自己的翅膀硬了,本事学到手的时候,马上转变成另一副面孔,对老师开始不恭不敬了,以自己的强大做为后盾敢于说不了,这种现象在日本的过去和现在均表现的格外明显,其自大和自卑的心理转换相当自然和流畅,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2.残暴与谦和
  日本民族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民族,菊花与剑在其民族性格中展示的极为突出,也是其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日本在亚洲泛文化圈中,虽然谋面时必鞠躬,说一些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的话,其谦和的态度给人以好感,认为其礼仪相当周到,待人自然也就会相当诚挚,但从骨子里其民族性格是最少温良恭敬俭让的,这从日本历史上对朝鲜的奴役,对中国旅顺、济南的占领和杀戮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无数悲剧中,使我们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在残暴屠杀时的种种恶行,谦和卑膝的日本人成为沾满人民鲜血的魔鬼,种种劣性无不让人心惊肉跳,让世人唾骂,其民族的劣根性暴露无遗,所谓温良恭俭让荡然无存,其十恶不赦的侵略行径至今仍然被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所谴责。
  3.反复性和一贯性
  纵观日本二战后的历史不难看出这样一种现象,即日本政策的不确定性,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躲躲闪闪,不实事求是。例如日本天皇在承认战败时使用的词句是结束圣战,掩盖其战败和无条件投降的实质,在对待战争罪行和侵略中国和其它国家的问题上,不使用侵略、侵占的语句,而冠以“解放亚洲人民”而“进入”,在对待战后遗留的诸如慰安妇、化学武器伤害及受害者赔偿、修改和平宪法等等诸多问题上采取不承认或承认,但以超过诉讼时效和国家无答责为借口而大肆掩饰,日本的右翼政客们更是不顾历史事实地否认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给战争罪犯树碑立传并加以朝拜祭奠。这种对战争罪行的既承认又不承认,充分体现出了日本当政的政府一脉相承地作风,把反复和一贯结合起来,阳奉阴违的政治伎俩使用的相当娴熟。
  4.危机和忧患
  在日本的岛国文化中,核心的部分是“和”。做为一个被大海四面包围的国家,如果本土被侵略或者内部争斗,都无法逃走,只有坚持“和”,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而这种地理环境的现实则是日本民族一直就无法抹去的危机。试想,假如当日本被从海上加以封锁,经济命脉被切断,粮食和海产品无法得到供给;当温室气体排放到一定程度,南北极冰层融化;当地震和火山大爆发,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发生,日本民族就难以生存下去。这些危机意识在日本1973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日本沉没》中得到了恐怖的展现,在日本掀起了新一轮危机意识的大讨论,引发了日本民族对未来命运的忧患心理。而正是这种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存在,强化了日本民众不断奋斗的积极心理,追求超越,追求完美,勤奋工作,细致认真,而对此每一届政府都在思考自己的对外方针,追求对外投资和扩张,以新的形式,即对大陆国家加大投资和借贷谋求在陆地的生存权,采取经济的、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手段寻求陆权和大国地位。这些我们可以从日本对外的经济政策、海外派兵、扩充自卫队特别是海、空自卫队规模、谋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等问题上对其有着一定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