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言自语 //www.sinovision.net/?1010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梦游自言自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日企:丢掉幻想吧,离开中国,你没有出路!

热度 1已有 1163 次阅读2012-9-30 09:32 分享到微信

日企:丢掉幻想吧,离开中国,你没有出路!
 -
  日企联合撤华?北京偷笑日本这是自己在找死
  关于所谓日企撤离中国和减产,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
  台湾,菲律宾都在这个时机大力宣传要与日企合作,请日企搬家到东南亚和台湾。我说,这就是幻想,是连作秀都做不成的幻想。
  日企今日不是宣传减产,就是宣传不再向中国市场出口。事实上,日本关闭在中国的工厂,或者减产是因为中国的抵制造成的需求不足,而不是他们自己愿意看到的主动搬迁和关闭。
  可以说,没有比中国更好的消费电子,汽车,通讯设备,家电等产品市场和生产基地了。
 
  没有,世界上就没有这样的,呵呵。
  人口---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民收入,
  市场---市场规模,市场前景,市场结构,
  外部环境---外部的政府环境,外部的法律环境,外部的自然环境,外部的产业链环境,,,,,,,,,,,
  不要说了,世界上就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工业化大工厂了。更没有这么有潜力的市场了。
 
  欧美:是有高素质的人才,但成本奇高,产业链开始空心,尤其重化工,钢铁等,只能是做附加值较高的,你让他做皮鞋,就像西班牙和意大利,如果没有皮牌,等死吧;
  市场,欧洲的市场如何和中国比???中国有相当于欧洲全部人口一样多的未来中青年、中产阶级,这是多么大的市场;
  政府,法制环境和市场准入,恐怕中国说第二,没有那个国家敢说第一的,欧美有太多的限制,环境,社会,劳工,对于资本家来说,欧洲已经是过去了;
非洲,我还是不说的好;拉美和东南亚,算了,看看菲律宾和大马就好了,市场规模有限,人口素质一般,却比中国成本还高,社会环境就不说了,产业链,他们有产业链吗????
  所以,如果日本政府想走当初台湾陈水扁当局和李登辉当局那样鼓吹南进去东南亚的老路,而不是西出到大陆寻求发展,我想,他们会比台湾被边缘化得更快,死的更早,因为大陆还以兄弟之情在拉台湾,拉香港,一起共享快速发展的蛋糕。而日本,这个让很多中国人不待见的国家,睡会拉你一把呢?
  为什么那么多外资,欧美也好,日企韩企也好,都来中国?无外乎,两个原因,成本低,收益高。
  说成本低,毋庸置疑,中国目前的人工成本仍然要比欧美日有非常高的优势,但是请注意,一个企业不仅仅看到的是人工成本,对于资本来说,人工成本不是大头,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大头在税收,在原料,在知识产权和其他无形资产,对比中国和美国的税收,特别是一些园区给予外企的超国民待遇,他们在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怎么可能得到??另一个大家没有注意的成本优势是,很多隐形的成本中国比其他国家低的多,比如劳工,比如土地政策,比如环境保护,同业竞争,垄断等等,这些外企享受的不是一般般的保护,而是非常幸运的待遇。
  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市场才是决定中国是否有吸引力的最终决定条件。这些外企看重的更是市场,以汽车为例,1000万的销量,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还有哪个市场有这么大,而且还在稳步增长!如果一个企业放弃中国市场,我说,他们不是失败了就是即将走向失败。
  第三个,中国的优势,产业链,在中国,东部一个中等城市周边,在西部一个大城市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比如苏州,青岛,济南,天津,温州,深圳,沈阳,大连,以至于郑州,昆明,重庆,成都等等,该城市的重点行业,比如苏州,深圳的电子,几乎可以找到所需要的整个产业链的所有供应商!!记住几乎所有,这样的条件,在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有??
  如果日企比如汽车搬到菲律宾,会有德尔福,博士或者其他的配套厂商也跟着去吗?如果没有整个产业链的迁移,日企去菲律宾有何优势可言?人力资源,菲律宾,算了吧,市场?和中国比吗??所以我说,日企真的去了菲律宾,就是自废武功,欧美韩企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留下的份额立刻就会被填补。
  正如菲律宾的外长所说:我们不会孤立中国!听了我都想笑,这个世界不是谁都可以说孤立别人的,菲律宾只有被别人孤立的情况,日本也一样。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中国人,中国的企业完全可以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最好的企业,也有能力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企业共同在世界的市场上竞争,不管是国内国外,都完全有自信。
  中国人,该有足够的自信,日本对中国的不友好,招致的中国人抵制日货,一定能让日企认识到和右翼绑在一起,梦想既想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又想欺压中国人,伤害中国人的感情,这一幻想一定会破灭。
  日企,该有自知之明,懂得尊重市场,懂得尊重中国人,尊重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日本,没有选择,只能和中国共赢;日企更是没有选择,必须留在大陆,这是他们唯一能和欧美抗衡生存下去的机会。谁先放弃大陆的世界工厂和世界大市场,谁就必死无疑。这对跨国大企业尤为重要。
  如果不相信,我想,很多中国人和外国企业,都愿意看到日企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消失,日货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市场消失。
日首相要中国赔偿被袭日企,中方回话气晕日本
  中方回应日要求赔遭袭日企称看情况
  日本媒体及凤凰卫视报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彦9月18日就日驻华使馆及日企遭冲击一事称,“理所应当应由中方承担责任”,并表示将向中方提出赔偿要求。
  据日本《读卖新闻》9月19日报道,野田18日晚在参加日本TBS电视台一档节目时,就中国国内导致部分日企及使领馆遭打砸一事称:“如果在华日本企业或驻华使领馆等建筑物及人员利益受到损害,理应由中国承担责任,这是国际规定。”他同时表示,将向中方提出赔偿要求。
  另据日本共同社消息,野田18日下午还紧急召见了日外务省外务次官河相周夫,听取了有关中国国内反日抗议活动下一步动向的报告。
  中方回应
  外交部:将视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在昨天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有日本驻华使领馆玻璃被打碎,中方是否会赔偿,以及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日前要求中方赔偿在涉日游行中受损的日本企业,中方有何回应?
  发言人洪磊表示,连日来的涉日示威游行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侵害中国领土主权的强烈呼声。日本政府应该正视中方的严正要求和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切实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动。中方依法保护外国在华机构和人员的安全,将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商务部:外企如遭袭应求助公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本非法“购岛”闹剧,势必影响、损害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日方必须承担完全责任。
  关于有媒体报道近日少数日资企业受到冲击,沈丹阳说,商务部正了解有关情况。他表示,商务部坚决支持合法、理性的爱国行动,同时坚决反对一切违法的打砸抢烧行为。外商投资企业如遭遇违法行为应及时向包括公安、商务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专家称中日岛争日车损失或超过3?11日大地震
  因日本非法“国有化”钓鱼岛引发的中日争端已经波及到两国经贸领域,而首先受到冲击的莫过于在华日系车厂商。香港中评社9月19日文章援引“今日俄罗斯”分析家的评论称,钓鱼岛争议将使得日本汽车厂商在中国的损失超过日本大地震。
  据悉,日本多家大型车厂在9?18事件周年前夕,于17日宣布关闭工厂与展示场,而丰田、本田与日产汽车在中国的部分工厂也已停工。
  文章引述台湾中央社的报道说,日产汽车在中国销量领先日本各大车厂,但18日的股价却下跌了5.2%,是近5个月以来最疲软的表现。而日本田汽车一度下跌多达3%,Uniqlo母公司迅销公司(Fast Retailing Co.)股价下跌5.9%。
  香港澳盛银行(ANZ)经济学家刘立刚指出,“钓鱼岛争议升高使得情势更加不确定。日本经济成长如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超过中国对日本的依赖。日本经济复苏现已疲软,可能会因此衰退,而中国遭受损害的程度会相对较小。”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警告,反日抗议活动对于丰田、日产与本田汽车在中国销售的伤害,将大过日本2011年3月的大地震。
  外交部回应“军事准备”始终敦促日本回到谈判
  在昨天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有分析人士称,由于有中国渔政船和大量渔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日方已做好“军事准备”。中国军方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请问进一步措施具体指什么?
  发言人洪磊回答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周边海域是中国管辖海域,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中方渔政船和渔船进入相关海域完全正当合理。同时,我们始终敦促日方切实正视中方的严正要求和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争议的轨道上来。
  有记者问,中国政府日前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日本公务船进入中国领海,中方将予以驱离?
  洪磊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是中方对钓鱼岛主权的郑重宣示。中国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体现主权,遏制侵权行为,理所当然。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白露为霜 2012-9-30 10:37
日本汽车业离开对中国汽车业影响不大。国产车和美国德国车马上填补空缺。对于日本汽车业来说就是放弃世界第一大市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