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言自语 //www.sinovision.net/?1010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梦游自言自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日本华媒:日本“战争月”凸显其民族双重性

已有 944 次阅读2011-10-13 02:31 分享到微信

日本华媒:日本“战争月”凸显其民族双重性

2011/08/17 

《日本新华侨报》17日刊文说,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6年过去了,那种日本民族心灵中拂拭不去的战争悲情都会在每年的8月里发酵般地弥漫,以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方式传递着、传播着、传承着。因此,每年的8月又被称为是日本的“战争月”。


  文章摘编如下: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萧军曾经愤然写出过小说《八月的乡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悠然拍摄过电影《八月狂想曲》。

  时光倒逝66年――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让广岛从此成为世界上一座地标性的城市。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其核武器库因此空荡。同一天,苏联150万红军出军中国东北,剑指境内百万日本精锐关东军。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玉音放送”,让国民第一次听到天皇的“肉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66年过去了。那种日本民族心灵中拂拭不去的战争悲情都会在每年的8月里发酵般地弥漫,以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方式传递着、传播着、传承着。因此,每年的8月,又被称为是日本的“战争月”。

  今年的8月6日,记者前往广岛市和平公园,参加一年一度的“广岛市原子弹爆炸死没者慰灵式暨和平祈念式”。

  清晨5点半钟,夏日的骄阳尚未露面,“慰灵碑”前已经是束束鲜花被虔诚的悼念者们奉献,支支焚香被点燃缭绕出呛鼻的烟雾。最显眼的是一位又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他们已经垂老到失去了行走能力,却仍然要在这一天踽踽前来,其内心的伤痕可窥,其身体的伤痕可见。

  必须承认,日本人是精细的。据最新统计,日本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已经达到27万5230人。截至今年3月底,持有《原子弹受害者手册》的日本人还有21万9410人,比去年减少了7万2414人。目前,在日本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平均年龄已经升至77.44岁,比10年前提高了6.58岁。

  不可否认,日本人曾经是原子弹的受害者。时至今日,核武器的发展早已不是原子弹的水平,但世界上切身知晓核武器伤害的只有日本人。正因为这样,每逢这个日子,上至日本首相,下至地方官员,高至行动困难的老龄人,低至正在上小学的孩子,都要到这里表达哀思,诉求以废除核武器为目标的世界和平。这种受害者的诉求不时地可以唤起爱好世界和平民众的怜悯、同情、支持。

  8月15日,记者再次前往东京靖国神社。按照承诺,执政的民主党内阁大臣以及副大臣级别的成员无人到场。但其内阁里面三位“政务官”级别的人物还是在不同的时间内出现了。

  日本自民党籍的前首相安倍晋三和自民党总裁谷垣桢一等要员悄然前来参拜。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上午在武道馆参加“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后匆匆赶到靖国神社参拜。

  日本陆海空自卫队3位高官前来参拜。战后重建的日本自卫队始终不愿承认其武装力量是“陆海空三军”。但是,这一天的行动却泄漏了“天机”――日本自卫队和曾经进行过侵略战争的日本旧军队是一脉相承的。

  右翼团体依然活跃。“日本会议”在靖国神社树立起面面彩旗并散发传单,呼吁到场人士签名保卫“尖阁列岛”(本报注:中国称“钓鱼岛”)。这种把参拜靖国神社与领土问题混为一谈,可谓今年的新看点。

  有人说,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的一种文化。记者此前在采访一位日本政治家的时候,曾经问他:“为什么每年的8月15日,日本这种文化要由国会议员、右翼团体以及黑社会组织一起来阐释呢?”他说这个现象不好解释,并说一定要向热心参拜靖国神社的前首相汇报。结果是他们在每年的8月15日依然鱼目混珠,或者说这个特殊的时候他们需要在一起。

  此刻,仍然需要提及的是美国社会学者本尼迪克特的那本日本论名著――《菊与刀》。她列举了日本人身上存在的8对矛盾,指出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民族。

  每年的8月,或许是这种双重性凸显的盛夏时光。不知在日本由盛转弱的今后,这种双重性将如何悄然地与时俱进?(蒋丰)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