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专家:未来需扩大内需
创建日期:
2025年04月16日
来源: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复苏势头,多项经济指标超出市场预期,展现出向新向好的开局态势。
这是2月23日拍摄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集装箱码头。新华社图片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经济数据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既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四季度5.3%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从一季度数据看,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
媒体注意到,中国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高于此前预期的5.1%。这一增速延续了自2024年底以来的经济复苏势头,得益于一系列广泛的政策刺激措施。
对于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超预期,中国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1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时表示,这样的成绩,还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风潮中,中国仍然保持了这样的增速,对世界经济而言都是难能可贵的。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引擎”。
刘春生指出,当下中国经济还是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很显然是来自于特朗普对中国的一系列关税措施,这些很可能会扰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整体外围环境,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包括给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些政策的负面因素,可能会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渐显现出来。所以对中国发展而言,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后续可能还是要持续的发力。
“当下国内需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振内需,扩大消费和投资,想办法扩大多元化的市场,尽量把外部的负面影响和冲击降到最低。”刘春生说。
有分析认为,今年以来,中国政策措施加力扩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推动今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不过,随着美国于4月初加征“对等关税”,二季度出口可能面临较大挑战,择机推出增量政策的必要性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开年经济运行平稳,尽管外需有所放缓,但政策发力对内需形成提振。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预计,二季度国内宏观政策进入集中发力期,政策将重点聚焦“振消费、稳楼市、稳股市、促民企”等关键领域,通过政策协同畅通国内大循环。预计货币政策重心将由一季度防风险转向稳增长,降准先行、降息随后,促消费结构性工具将较快出台。四月份政治局会议将是增量政策出台的重要观测窗口。
关于下阶段宏观政策发力方面,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建议,一是积极扩大内需。二是纾困出口相关产业,稳定就业市场,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三是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动力,提高经济潜在增速。
来源:香港中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