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的报道引发关注。作为服装制造和贸易商,孟卓对此颇为不解。 “有部分高价的情况都是标价,实际售卖时往往都是有折扣的。”孟卓打开手机上的电商平台展示说,“你看有的标价2000元,打完折到手就129元。” 在他的长期从业经验里,常规羽绒服的价格已是多年未涨,甚至在内卷的价格战中呈现下跌的趋势。今年暖冬的预判,也让羽绒服在消费复苏不如预期的当下,整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销量反弹。 为此,第一财经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防寒服的供应商们道出真相:标价并非实价,高价也非涨价。 常规的基础款没有涨价 苏州梵诺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蒲小娟的感受与孟卓颇为一致。“平价的羽绒服品牌,今年整体的定价和去年差不多。”她告诉第一财经,大部分品牌在各种时间段的销售都是有折扣的,最终也必定是迎合市场的心理,普遍的实际价格不可能高得离谱。 苏州梵诺纺织有限公司主要为中高端的羽绒服品牌供应面料。蒲小娟表示,从面料而言,常规的面料价格也没有出现上涨,与去年基本持平。这些常规面料对应的平价电商款、轻薄款羽绒服,在往年卖得好,今年反而只持续了一个星期就结束了,总量不如往年,涨价自然也没有动力。 “内销的羽绒服,吊牌价基本上都达到实际价格的5倍以上。一些电商平台还要便宜。”孟卓表示,从比例来说,轻薄羽绒服近年来在销量上占了主体,也是普通消费者最常买的冬季服饰之一。这类服装价格在全球物价上涨的背景下也始终未涨。 恒信织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冬明告诉第一财经,基础款的羽绒服面料价格没什么变化,“基本涨不动,即使最近微涨了一点,可能也只是让企业少亏一点”。 江苏天维纺织负责人也坦言,从整体供应来说,今年的市场需求是低于预期的。价格来说,“基本都涨不上去,除非新产品,老产品还是降价的”。 考虑到市场的上架周期,孟卓说,对制造工厂而言,羽绒服这类服装这个冬季的出口订单已经结束交付了,海外的销售也在11月接近尾声,国内也是如此,“过了元旦,基本上买的人就很少了……不用讲涨价,面向内销的工厂目前基本已经缓下来了”,主要供应小规模的补单。 也就是说,一方面吊牌价并非实价,另一方面,如今市面上存在的高价只是部分高端或差异化的产品,并不对应行业“普涨”——大量常规的平价服装乃至原料都没有出现涨价的情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胡柯华告诉第一财经,全球整体经济疲乏,即使中国市场整体稳定,但具体从面料和服装的价格角度并没有明显的起色。近期价格较低的羽绒服因寒潮逼近迎来了一些销量,导致羽绒等材料端存在一定的涨价预期。 高价背后的供应链 “去年同样的东西在今年卖得更贵是涨价,但今年的东西和之前很多是不一样的,(不同产品的定价不同)不叫涨价。”吴江盛伟紫荆花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春这样告诉第一财经。同样是羽绒服的面料供应商,周建春觉得用“材料”一词比面料更能准确描述他们提供的产品。因为如今羽绒服的材料超出了原来传统面料的范畴,越来越强调科技感和新的功能,还融入了诸如纳米级透气膜、火山岩材料、此前用在降落伞上的材料等。 吴冬明也提到,基础款没什么变化,价格提高的是深加工的材料,“今年羽绒服这类冬衣所用的面料是完全不一样的”。 蒲小娟表示,今年卖得火爆和价高的,主要是那些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偏功能性的羽绒服。而这也是品牌商近年来为了抢占中高端市场推行的差异化策略。对应的,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原先看重保暖和外观款式,变得越来越注重功能性和科技性,也愿意为此买单。 周建春也表示,当下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于一件服装的科技性和功能性的追求,变成了新的时尚趋势,“今年科技系列的面料及对应的羽绒服卖得尤其好”。 “前几年一些常规羽绒服的价格是往下走的,内卷严重都在打价格战。但有些品牌的羽绒服价格却一直在往上提,的确是东西做得更好了。”周建春觉得,品牌的差异化竞争,70%都来自于面料的差异,“要用更加具有功能性和科技性的面料才能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而更多元的功能性需要科技性来实现,比如有些羽绒服材料,不仅能防风、蓄热保暖,还能防污、防油等,把原本用在降落伞上的材料用在服装上,强度可以比传统提高1.5倍以上,纳米级的一种膜则可以让水蒸气透出、液态水进不来,同时具备排汗透气和防水功能。 除了功能性和科技性,在全球低碳化的趋势下,价格高的羽绒服及面料还通常需要具备低碳环保和可再生元素。这些直接体现在了供应链的产品结构、订单量和利润率上。 “我们从今年开始,常规的里料用的都是可再生材料。”蒲小娟表示,如今做材料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能随大流,那些传统的同质化材料,竞争激烈也没有多少利润。为此,他们从2019年开始放弃了原来的客户和常规产品,增加了独立的研发和样品管理团队,改变了原先由业务带着做开发的被动模式,主动向可再生和科技面料转型,也在数年的磨合后在这两年收获了订单额的成倍增长,“今年的订单预计能增长1.75倍,去年增长了1.2倍”。而在此之前,每年的订单几乎持平。 传统的面料不增反降,但对蒲小娟而言,他们的新材料价格比常规的面料价格高了30%以上,属于量价齐升,“有些朋友的企业也在今年8月就实现了去年全年的业绩”。 蒲小娟透露,他们有一款合作开发的背心发热里料,一米布可以用在好几件羽绒服上,最近的订单一直在追加,“原本下单在10月就应该结束,结果现在补单规模都已经翻倍了。国产一款品牌的这种羽绒服可能卖了100多万件不止”。 周建春表示,公司今年整体的销量和去年持平,但销售额增加了30%多,“有的(新)面料价格是常规的2~3倍”。 罗曼罗兰集团户外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南告诉第一财经,由于企业的订单主要85%面向出口,今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地缘政治、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原本(今年的销售额)预期今年能增长20%,但实际预计只有8%”。不过,这样的增长是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也意味着价格因为户外面料的创新转型和新品推出而出现了明显的提高。 不只偏高端的功能性羽绒服,市场端及供应链端的变化,也让和户外相关的冲锋衣在今年卖得较火。“很多上市的纺织品公司,总体业绩可能没有达标,但冲锋衣的相关销量是好的”。不过,江南认为,和具有应对极寒等功能性的羽绒服一样,这类服装在规模上终究属于客群不广的产品,也是受到传统纺织服装产能转移影响较小、偏高端的细分类别。 不管是服装还是材料制造,另一个支撑高价的动因,还在于品牌化。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消费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 “现在越来越多品牌和成衣制造商,都在用中外融合的设计理念,同时越来越在乎品牌效应,就会卖得贵。”江南觉得,更准确地说,品牌带来了产品的附加值上涨,未来也会出现两个极端——更便宜和更昂贵。 周建春表示,和服装品牌一样,面料企业的发展转型也需要品牌化建设,而他们近年来随着当地产业链的品牌转型和设计师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这也是能把价格提高的原因之一,“有些差不多的面料也能比同行卖贵一点点”。 在设计和款式上,吴冬明说,最近中国风元素也流行了起来。 关于产业转移,江南提出,和东南亚相比,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人口红利不如从前,但仍然存在。其次,中国产业链的完备是最重要的原因,尤其是功能性的面料和服装创新,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再次,中国拥有广大的内销市场,即使外销不确定性增加,也可以在内销外贸两条腿走路中找到更大的平衡。因此,在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品牌化转型之外,他们也会更理性地进行全球化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