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扩内需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 日前,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公布(下称《措施》),希望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就在《措施》公布第二天,8月1日,江西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今年下半年将统筹安排省级商务资金1亿元用于发放消费券,比去年增加3000万元。 “当前,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消费增长不及预期、居民消费动力不足、大宗消费持续低迷等问题普遍存在,尽快制定我省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政策举措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江西省商务厅厅长犹王莹直言。 这不只是江西一省的处境。从公开报道看,今年以来,几个中部省份聚焦消费发力颇多。其中: 湖南官宣“力争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 安徽发文明确未来3年将持续提升餐饮、汽车、家电、住房等实物消费,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 定下“3万亿元”消费目标后,河南在今天(8月7日)公布《持续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购车补贴”延期至今年年底、“最高1千万支持电商企业”等举措…… 密集动作背后,是未及预期的现实。 从上半年最新消费数据看,中部六省中,仅湖北社消零增速跑赢全国,河南、湖南、安徽、江西不仅增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也未达到此前设定的自我预期目标,“下半程”加速冲刺压力不小。 不及预期 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比上年同期提高46.4个百分点,成为经济恢复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各地经济半年报陆续公布,31省份上半年消费“成绩单”也已出炉。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稳居社消零总额全国前四强,均超过1.5万亿元;前十强省份中,相比去年同期,河南大概率被四川反超,安徽也进一步被四川甩开。 从增速看,共有14个省份跑赢全国,其中上海、吉林、青海、河北、江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4个省份中,有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省份,有来自西部的云南、青海、甘肃等,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全数在列,中部地区则仅有湖北一省。 具体来看,上半年湖北社消零总额达10757.35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居中部第一,这也是其近年社消零总额首次在二季度突破1万亿元。 相较之下,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山西分别低于全国增速0.9、1.6、2.3、2.4、2.5个百分点。其中安徽增速在31个省份中排名第19位,其余4个省份则都在20名开外。 而根据公开报道,各省此前设定的年度增长目标分别为: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为9.5%; 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为8.5%左右;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为8%; 湖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消费扩容升级”,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 湖南明确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 也就是说,除湖北以外,上半年安徽、湖南、江西、河南的社消零增速都没有达到各自年度预期目标。 消费复苏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省经济活力恢复的成色。对比年初定下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上半年中部六省均未能达标。 其中,社消零增速相对靠前的安徽、湖北,上半年经济增速与全年预期目标相差相对较小;江西、湖南分别与全年预期目标相差4.6、2.9个百分点,在31个省份中差距最大。 发力冲刺 上半年消费增长压力较大,意味着这些省份要完成全年目标还需进一步加速加力。 洛阳十字街小吃一条街夜景 图片来源: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部几个省份已先后发文官宣,向新的消费万亿目标发起冲刺。紧随其后的是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以河南为例。今年6月底,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1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 8月7日,河南公布《持续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汽车、住房、家电、文旅、体育等重点领域出台10条举措,旨在鼓励消费、扩大内需市场。其中包括: “购车补贴”延期至今年年底,最高可补贴1万元; 鼓励各地发放电商平台消费券,最高1千万支持电商企业(对符合要求的电商及电商平台企业,省财政给予3万元奖励,单家企业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豫酒振兴,鼓励各地对豫酒生产企业按照2023年度新增销售额的2.5%给予奖励,省财政按照各地实际财政补贴支出的30%给予补贴…… 再比如,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江西省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到202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全省“十四五”规划目标。 8月1日,江西《关于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相关内容公布,围绕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增加优质消费供给等方面共出台16条具体举措。其中高达1亿元的消费券备受关注。 根据上述文件,江西将统筹安排省级商务发展资金1亿元用于发放消费券。相比去年,今年不仅消费券总金额增加了3000万元,类别也在去年汽车、家电、餐饮基础上,新增了家具类。其中汽车消费券达6000万元。 此外,湖南省商务厅和财政厅今年4月联合印发的《落实“稳增长”20条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明确目标: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增长7%以,与之匹配的政策举措是:在消费补贴、新能源汽车、餐饮、首店经济等方面进一步发力,最高补贴1000万。 瞄准“到2025年社消零总额达3万亿元”目标的安徽,截至6月下旬,今年已累计发放消费券近3亿元。按照计划,三季度安徽全省将突出汽车、餐饮、电商等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约1500场。 长效机制 “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在短期内增强消费意愿、拉动内需的效果毋庸置疑。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消费券具有一定“挤出效应”,其带来的未必是新增消费,也可能是提前消费,通过消费券节省下来的钱,也不一定用于其他消费,也可能转化为储蓄。 长远来看,扩大消费仅靠“补贴”显然还不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所正高级经济师李红见分析指出,“目前河南消费市场恢复基础尚需巩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整体增速在六个经济大省中处于末位,消费市场全面复苏仍面临较大压力。” 其中,社会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在李红见看来,就业市场全面复苏和供求秩序稳定尚需要一个过程,重点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就业难题仍然突出。就业关联效应下,河南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不高,某种程度上会减弱居民消费预期。 其背后逻辑是,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提振消费信心。整体来看,中部六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处于什么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居民收支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4%。 具体到省份,今年上半年,共有9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并没有中部席位。 中部六省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安徽,为17998元,与全国平均线相差1674元;最低的是河南14156元,与全国平均线差距超过5500元。 反映到人均消费支出上,六省同样全部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湖北距离平均线仅差20元,山西则相差超3300元。 可以看到的是,当地对此已有意识和行动。 河南在明确“3万亿”消费规模目标的同时,就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确定为主要目标之一,并从提升就业质量、增加收入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 比如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上,明确“拓宽技能型劳动者上升通道”“推动高校毕业生稳定增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等。 今年6月印发的《安徽省“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则明确提出,完善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到2025年,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 今后五年,安徽还将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其目标包括: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