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国际油价高企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等影响,三大航空央企去年经营业绩持续亏损,合计预亏超千亿元。 1月30日晚间,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航,601111.SH)、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航,600115.SH)、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航空,600029.SH)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国国航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370亿元到395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66.42亿元;中国东航预计2022年净亏损360亿元至390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22.14亿元;南方航空预计2022年净亏损303亿元到33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21.03亿元。 根据三大航半年报,去年上半年三大航净亏损翻番,亏损总额达496.59亿元,上半年亏损总额超2021年全年(409.59亿元)。 根据公告计算,三大航去年净亏至少1033亿元,较2021年扩大152%。其中,国航去年净亏同比扩大约122%至137%;东航去年净亏同比扩大195%至219%;南航去年净亏同比扩大150%至174%。 南航、国航、东航是中国三大航空央企,业务量占据国内半壁江山。2021年,三大航及其子公司运输总周转量占比各航司总运输周转量超六成。 截至1月30日收盘,航空股普遍下跌,中国国航(601111.SH)报10.39元,跌3.44%;中国东航(600115.SH)报5.4元,跌0.74%;南方航空(600029.SH)报7.58元,跌3.44%。 对于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三大航均提及去年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旅客出行需求处于低位。此外,国际油价高企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等,进一步加重了成本压力,预计2022年经营业绩持续亏损。 应对举措方面,国航表示,面对疫情,公司统筹安排安全运行、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保持经营态势的总体稳定。通过力保生产规模、精细营销把控、坚持客货联动、严格成本管控、加强资金统筹等举措,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 东航表示,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挑战,公司积极主动应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通过调整运力投放,加强客货联动,严格成本管控,强化风险管控,确保现金流稳定等举措提质增效,努力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南航表示,面对极端困难和严峻挑战,公司坚持长期战略和短期策略共同发力,全力抢抓收入、压降成本、盘活资源,积极应对负面冲击。 1月13日,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唐兵,在上海两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今年民航客运市场,需求向好的趋势十分明朗,全面复苏、实现盈利是全体民航人共同的期盼,而东航今年的工作目标是要实现盈利。相信今年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际、地区航线市场会迎来稳步增长,恢复需要有个过程,但也希望过程能更快、更强劲,预计亚太区域航线恢复速度会明显高于洲际航线。 唐兵还表示,乐观估计2023年全年,国际航线旅客恢复量预计达到2019年的50%至60%,初步预测具体一季度恢复度15%至20%,二季度恢复度40%至50%,三季度恢复度70%至80%,四季度恢复度80%至90%。“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个恢复过程更快、更强劲。” 今年1月6日,民航局在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中指出,2023年力争总体恢复至疫情前75%左右水平,力争实现盈亏平衡。民航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21日至27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春节假期七天民航运输旅客900万人次,比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79.8%。 据国信证券1月29日发布的研报显示,当前出行需求仍处于爬升期,返程客流集中释放叠加公商务客流持续复苏,继续看好春运后半程客流表现。民航方面,由于国内航线航班量受限对供给端产生压制,需求的进一步回暖有望转化为更强势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