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孩生育政策刚出台,就有银行瞄准时机推出“生育消费贷”,被网友称为“三胎贷”,近日引发了不小的社会争议,银行紧急回应称“暂无此类产品推出计划”。 从“彩礼贷”“墓地贷”再到“三胎贷”,类似的特色消费信贷产品并不少见。虽然贷款名字花样翻新,本质上还是消费贷,满足了特定用户的需求,但部分产品在营销方式上大搞噱头,消费公众焦虑情绪,不仅反映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面临困境,也折射当下部分消费者超前消费、过度负债的消费观。 三胎最高可贷30万元 “一胎最高(贷款)10万元,二胎最高20万元,三胎最高30万元。”近日,中国银行江西分行的一款“生育消费贷”产品刷屏网络。 根据海报内容,这款“生育消费贷”适用于20岁至50岁、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已婚自然人,从怀孕6个月至幼儿两周岁。对于该款产品的用途,宣传材料上明确表示,仅用于“生育所需消费开支,不得用于购房、炒股、理财和经营”。利率方面,“生育消费贷”一年期利率4.85%,1至3年期为5.4%。 消息一出便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能生养三胎的,还差这30万吗?”“养孩子都需要贷款,还是先把自己养活吧”“无法接受贷款养娃”……这些热门评论均收获了不少点赞。 事件发酵不到一天,中国银行江西分行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关于“生育消费贷”的情况说明。据介绍,“生育消费贷”有关信息是内部评估信息,目前尚处在方案评议阶段。就目前评估看,现有消费贷款产品能够覆盖相应需求,暂无此类产品推出计划。 此前江西的“彩礼贷”曾站上舆论风口浪尖 也是3个月前的江西,九江银行因推出“彩礼贷”而一度站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3月18日深夜,九江银行在官方微博对此发布致歉声明,称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对部门负责人给予记过处分,并对相关转发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业内人士曾表示,彩礼贷,实际就是消费贷,产品设计没问题,只是名称触碰了社会痛点,激起了舆论。 大家注意到,不少银行都推出过结婚主题的贷款。例如渤海银行“新婚时贷”,据其官网表述,是指该行面向已登记结婚且近期有“新装修”“新收房”等“新喜事”的客户或有明确结婚计划的拟登记结婚客户,根据其个人资信情况发放的,以其自身信用作为还款保证的,循环用于结婚筹备或家庭共同生活开支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 渣打银行的“婚礼时贷”,是一款无担保个人贷款,贷额额度高达50万元,最长期限5年。花旗银行推出“幸福时贷”,是专门用于婚庆喜宴等生活支出的纯信用贷款。 另据云南网,稍前在昆明晋龙如意园辛丑年清明节新闻发布会上,该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增加服务种类,与银行联合推出“墓地按揭贷”金融服务项目,项目最高可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可达10年。 “墓地贷”新闻一出便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生前住的要贷,死后住的还要贷”,“以后就是贷贷相传了”。 央视网3月18日发表题为《警惕“墓地贷”以关爱之名行牟利之实》,其中表示,从前些日的“彩礼贷”,到这次的“墓地贷”,红白喜事都全了。是谁在贩卖结不起婚、死不起人的焦虑?如果贷款就能有20万元,那墓地总价岂不高到天上去了?在遏制“天价墓”“天价彩礼”的大环境下,这些行为事实上以关爱之名行牟利之实,是时候刹一刹此风了。 随后在国新办举行的“构建新发展格局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发布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回应了一度热议的“彩礼贷”“墓地贷”等话题,表示个别银行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挑战社会痛点,引导居民过度负债,触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脱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职。 生育消费贷场景早有先例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贷款产品的噱头大于实际产品属性,只不过是吸引眼球的一种营销方式。不过也有评论称,和此前备受争议的“彩礼贷”“墓地贷”不同,“三胎贷”产品是对国家人口政策的积极响应,可以满足一部分潜在客户的消费需求。 早在2018年,就有金融机构发布了针对“有孩家庭”的消费金融产品“二胎贷”,最高额度为20万元,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舆论风波。 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介绍,生育相关的消费贷场景并不鲜见,此前多家金融机构布局“月子分期”等类似业务,通过月子中心等具体场景切入生育消费,此类场景的优势在于利润较高且属于刚需范畴,但劣势在于场景端尚未成熟,客群的消费潜力、消费习惯仍具有挖掘空间。 为何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发力消费贷?从银行零售贷款业务板块来看,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业务监管趋严,其增长空间逐渐压缩。随着更多国民具有超前消费意识,个人消费贷款接受度不断提高,对于银行来说它有更高的贷款利率,意味着银行能有更多收入,因此个人消费贷款成为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 “银行扎堆推出各种消费贷款产品,目的就在于拓展业务场景。”苏筱芮表示,当前银行消费贷场景竞争激烈,且多处于同质化状态,需要拓展场景形成差异化竞争路线,在营销宣传方面也力求“创意”。 消费贷用途流向应严控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个别银行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挑战社会痛点,引导居民过度负债,触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脱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职。监管部门支持银行在风险可控、审慎合规的前提下结合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来创新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对于有悖公序良俗、与国家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做法将及时予以纠正。 多位消费金融业界专家认为,不必“一棍子打死”特色消费信贷产品,个别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营销方式,要注意不得过度包装。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介绍,面向信用较好的特定人群和特定场景的特色消费信贷产品,其一般授信额度在30万元以下,信贷风险相对较低,基本上为信用贷款,较好地满足了特定用户的需求,也拓宽了金融机构服务边界。 但他提示,特定人群应是具有正当职业、信用良好的人群,特定场景应为真实、良性的场景。此外,金融机构在营销宣传方面要注意合规、适度,利率等关键信息披露要全面准确,不得夸大其词。 “我们当然可以对金融机构进行批评,如金融机构有违法违规行为还应进行处罚,但不应该对特色消费信贷产品进行泛道德化批判。”董希淼呼吁,社会公众应全面理性地看待特色消费信贷产品。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由于30万元以下的贷款可以不用受托支付,更容易违规流向楼市、股市,因此金融机构要注重加强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的监控,确保贷款不被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