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询价的采购商有做家具家装、五金用品的,还有开商场超市的,涉及行业比我预想的要多。”美国豪瑞泰奇公司产品总监姚登仁笑着说,他带来的新款保险箱“人气不错”。 第二届进博会正在举行。据官方数据,本届进博会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或逾50万人,如此庞大的“买手团”令参展外企收获满满。 资料图:不少美国企业把新品首发地放在进博会,争取更多市场。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记者注意到,会期刚过半,已有不少外企与中国企业签订了采购合同。 在装备领域,中海油与贝克休斯、泰纳瑞斯等12家全球知名供应商签订了框架协议和进口采购合同,集中采购海洋石油高端装备、技术服务及大宗物资;GE把锅炉、发电机、汽轮机三大主机和相关设备卖给了中国能建;中化集团则购买了陶氏化学、沙特阿美等30多家公司的原油和化工产品。 日用消费品、营养保健品等行业也有众多中外企业“拉手”。松下、达能、雀巢等20多家知名品牌与中国电商公司苏宁签订了合同,将日用家居、食品酒水、洗护美妆等领域高品质商品通过苏宁平台提供给中国民众。 Swisse、Blackmores、SNP等品牌则与受中国年轻人欢迎的互联网平台“小红书”达成了战略合作。“小红书”创始人瞿芳称,他们将致力于创造一个连接供给和需求的新场景,帮助品牌抓住中国新消费的浪潮。 在新经济领域,一些外企和中国同行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法国停车管理公司Indigo与中国停车资产运营服务商阳光海天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将致力于城市智慧停车总体规划设计等工作。 资料图:第二届进博会上,俄罗斯参展商向参观者推介俄罗斯红酒。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也有部分外企抱着提高品牌知名度、了解中国市场需求的愿望而来。 欧洲高端家居品牌KIC今年是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公司欧洲区总裁Nicholas Heron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让更多中国民众了解KIC品牌。进博会开幕以来,涌入该公司展位的客流之大“在其他展会上很少见到过”,“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欧姆龙带来了一款智慧农业栽培系统,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将温室内环境调节到最适合作物的状态。该公司希望通过该产品结识农业生产领域的新合作伙伴,实现在中国市场业绩的新突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不断有采购商和观众表示对这一栽培系统感兴趣,未来的合作伙伴或许就在其中。 “到进博会参展,相当于手握直通中国市场的VIP通道,相信我们的收获会非常丰厚。”康宝莱中国区总裁郭木说。 无论是“吸金”还是“吸睛”,外企在进博会上获得“丰收季”,一方面缘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正在加速,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对先进设备和零部件、优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也与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降低关税,缩减进出口环节需要监管的证件,减少进口环节所需通关时间,都体现了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的努力。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告诉中新社记者,首届进博会上中国展现出的开放决心和姿态,在过去一年里化为了务实的行动,这让包括微软在内的外企切实受益。 中国官方已明确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随着中国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市场潜力料将进一步释放,各国企业也将获得更多机遇。 “现在是开拓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姚登仁说,“照今年这情况看,明年我们还会再来”。 |